2025云行业新风向:AI赋能,下沉市场崛起,出海业务再提速
步入2025年,云计算行业的两大动态为市场描绘了新一年的壮阔蓝图。先是腾讯云于1月16日高调宣布启动腾讯混元训练营项目,计划首期吸纳50家合作伙伴,共同探索大模型产品及其应用场景的创新,这一消息迅速引爆了市场热情,吸引了超过150家企业的积极报名,充分展示了“云+AI”领域的火爆态势。紧接着,中国本土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公司(DeepSeek)凭借技术创新,显著降低了AI模型的推理和训练成本,为更多企业敞开了“云+AI”的大门。
据行业观察,云计算行业在2025年的展望中,AI无疑是一个核心关键词,但下沉市场和海外市场同样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。在经历了2024年的激烈“价格战”后,云行业似乎即将步入一个黄金发展期。
AI成为云行业突破瓶颈的关键。近年来,云计算产业逐渐从“跑马圈地”阶段过渡到更为精细化的竞争阶段,“降价”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词。2024年3月1日,阿里云率先发起史上最大规模的降价行动,涵盖100多款产品、500多个规格,最高降价幅度达到55%。随后,京东云等云服务提供商纷纷跟进,推出类似降价措施或促销活动。业内人士指出,降价背后有多重因素,包括技术成熟导致的成本降低、用户基数增加等,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。
然而,对于降价中的云行业来说,AI如同一道金色的光芒。一方面,AI模型的训练对算力提出了巨大需求,推动了云基础设施的升级。例如,腾讯云针对AIGC场景全面升级存储解决方案,使大模型的数据清洗和训练效率翻倍,时间减半。另一方面,大模型的应用也促进了云服务模式的创新。腾讯云、阿里云、华为云等相继推出基于大模型的服务,加上DeepSeek等企业的技术创新,进一步降低了AI模型的成本,加速了AI技术的普及。
《2024胡润全球瞪羚企业榜》显示,超过四分之一的高成长企业已利用AI改变行业,尤其在金融科技、区块链和SaaS领域。AI与SaaS的结合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,如腾讯会议、乐享等产品结合大模型和知识引擎能力,在办公协同、企业知识社区等场景获得了广泛认可。随着AI技术能力的提升,这一趋势将愈发明显,云资源的消耗量也随之增长,云服务厂商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强,吸引更多企业上云。
除了AI领域,下沉市场也成为云行业的新焦点。随着一线城市和关键客户群体的增速放缓,云服务龙头开始深入挖掘下沉市场的潜力。公有云市场虽然潜力巨大,但私有云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。数据显示,中国公有云的上云率远低于欧美地区,未来增长潜力巨大。同时,出于安全考虑,关键领域客户对私有云部署的需求也在增加。在此背景下,私有云及国产软件系统成为新的蓝海市场,预计未来三年融合创新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,市场空间超过5000亿元。
针对市场变化,头部云服务厂商纷纷调整战略。腾讯云坚持公有云和私有云“双轮驱动”战略,在巩固公有云市场规模的同时,利用“尖刀”产品和经销商新模式加大对私有云市场的渗透。PaaS和SaaS业务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腾讯云副总裁透露,过去一年中,PaaS增长率是IaaS的两倍,SaaS增长率超过40%,尤其是年营收在100万元至500万元的合作伙伴表现出色,业绩增长远超预期。
作为云行业的另一重要方向,出海业务同样展现出新的机遇。中国在产业链和智能化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竞争优势,企业出海模式从产品出海向平台出海、产业链出海、中国经验整体出海转变,这一过程需要云基础设施的支持。根据国际IT研究与顾问咨询机构Gartner的数据,2023年阿里云在亚太地区云计算IaaS市场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达到22.2%。2024年,云服务厂商的国际化布局加速,华为云、阿里云、腾讯云等纷纷加大海外布局力度,推动全球化发展。
华为云Marketing部部长表示,华为云将在全球各区域节点加速上线AI算力、盘古大模型及调优的开源大模型等,与伙伴客户共同抢占AI价值高地。腾讯云则坚定执行出海战略,持续加大海外数据中心建设和人才招募力度,过去三年海外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,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